我的一本课外书600字作文

我的一本课外书

书中自有一个大千世界,所以,我愿意用心去品读每一本书,感受那份它所独具的灵气,一字一句,一段一篇,或许傲如寒梅,或许幽若芝兰,但都承载着一只小小的梦的船,寄托着一份美好的期望。

我最爱的一本课外书,是一代大师曹雪芹“批阅十载,增删五次”的呕心沥血之作,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高峰--《红楼梦》

我爱《红楼梦》,只因那个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”林黛玉,我欣赏她的挥洒自如,欣赏她的才华横溢,欣赏她那份简简单单的执着,也曾盼望着成为她一般的人物,诗意而又真实,柔婉并且坚强。

“钟情怕到相思路。盼长堤,草尽红心。动愁吟,碧落黄泉,两处难寻。”每当我读到朱彝尊的这首《高阳台》时,脑海中就会不经意的划过《红楼梦》中黛玉葬花的片段——她眉目如画,飘然若仙,成群的蝴蝶在她指尖翻飞,如此,便自有芳华万千,然后口中轻吟“天尽头,何处有香丘……”

一切正如曹雪芹在《红豆词》中写道的一般“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,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。”

《红楼梦》的成功问世证明了曹雪芹先生是伟大的,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和一个永不可磨灭的奇迹!

书如人生,人生似书,我的人生也正在这浩瀚的书海中,奔腾驰骋。毕竟,一人,一书,一世界。

在书海中含英咀华,生活又见一帘花雨香!

我的一本课外书

蔚蓝的天空中阳光无私的洒下,大地渐渐地有了光彩,这样的新鲜和斑斓,不正是书带给我们的感受吗?激发我每一个求知欲望,开启我无尽的智慧……

在我三岁那年,我用稚嫩的小手第一次翻开了《小爱迪生》,瞬间,我的眼睛闪亮了,这本书像黑洞一样把我吸了进去,我仿佛看见了一大群旅行鸽从天空飞过,浩浩荡荡、无比震撼。又仿佛看见了巨大的金字塔下,几个人顶着烈日、推着巨石,艰难的前行着,充满神秘……

接下来,就让我带你们走进爱迪生的奇幻之旅吧!

第一站:问号大本营。

血为什么不是蓝的?海牛为什么被叫做“海中的牛”在我们的生活中,总是会在头脑中产生一个有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,想知道答案吗?那就快来问号大本营吧!相信你一等不虚此行。

第二站:酷虫学校

想知道昆虫的奥妙吗?那就快来酷虫学校一探究竟吧!在游泳比赛中,飞虫班和杂虫班因没有选手被迫放弃,而幼虫班却出现了两个实力选手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
第三站:危漫画

你认识各种各样的风吗?你向往一次时光之旅吗?那就快来危漫画吧,在这里,你可以感受各种各样的风,可以在时空中来回穿行,只有你想不到的,没有科技做不到的。

这就是我的无价之宝《小爱迪生》,它就像生活中的一盏明灯,为我照亮前方的道路;更像是一把钥匙,为我开启科技之门!在它的怀抱里,我的心自由飞翔;我的思绪像美妙的音符般跳动,我觉得自己是巨大的,拥有无比的能量。我会踏着这奇幻的旅程,创造美好的未来!

我的一本课外书

书是什么?书是一把智慧的钥匙,让我们开启知识的大门;书是什么?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让我们向自己的目标和理想逼近;书是什么?书是人类极大的财富,让我们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;书像什么?书像一把梯子,让我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。

我是个较好动的男孩,但是平时比较喜欢看一些课外书。所以我的家里有一大书橱的课外书,什么《海的女儿》啊、《安徒生童话》啊、《话题作文》啊、《老舍散文》等,都是我喜欢看的类型。但其中我最喜欢的属《老舍散文》了!

《我的母亲》是一篇叫人落泪的挚情之作,老舍这时“絮叨”起母亲的家里长短,是不吝笔墨的,他那么细微的描写,只是为传达一个朴素的道理:“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,虽然还有色有香,却失去了根。有母亲的人,心里是安定的。”这句简单意深的情语,分明是由母亲用血汗灌养生命的景语结晶成的。

老舍的确是用文字绘画的丹青妙手,勾描人物,涂抹风景,无论笔墨或浓或淡那力透纸背的功夫,那令人捧腹的幽默,一看便知只能是老舍的。

我是极其的偏爱老舍幽默散文的,随便哪一篇,每次读了,从来没有觉得过时和厌旧,他幽默的一切人和事物,有许多仍然在现在的生活里徜徉。

老舍散文大雅若俗,针头线脑,婚丧情私,风俗物事,只要如实地闲扯下来,便成就了妙文佳构。

我的一本课外书

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,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:我的一本课外书。

家,是灵魂栖息的港口,是心灵停泊的港湾。而有这样一本书,它是享誉世界的经典名着,是封建时代的社会缩影,更是激励几代青少年的精神食粮。它就是巴金的名着——《家》。

《家》中描绘了高氏三兄弟的故事,高老太爷的包办婚姻造成了梅芬、鸣凤、觉新等人的悲剧,展现了封建家庭对青年一代的迫害,歌颂了青年反对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的行为。

在这本书里,有形形色色的人物,有悲催的故事,它们都时刻震撼着我许久未起波澜的心湖——

最吸引我的,或许是鸣凤这个最容易让人忽略,却又最让我心疼佩服的女孩。鸣凤是个年仅十七岁的婢女,却爱上了三少爷觉慧,不同的出身成为爱情不可逾越的障碍,然而她却爱得胆怯而又热烈。在所有被残害的女性中,只有鸣凤表现出最决然的反抗。敢爱敢恨,敢做敢当,鸣凤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勇气,在她的身上,我看到了爱,也看到了无奈。

而觉慧,这个有着与哥哥完全不同性格的三少爷也深深地爱上了鸣凤,他积极参加反封建活动,是一个典型的新时代青年。他敢于反抗,并且最终冲出了封建家庭的束缚,义无返顾地走入了他所向往的新生活。觉慧是唯一让我在那个封建家庭中看到了曙光和希望的人,即使他并没有改变什么。

小说的重点,其实在于觉新,他和梅芬这对恋人被父母儿戏般地拆散,梅芬在痛苦的折磨中离开了人世。后来,封建迷信又夺去了妻子端钰的生命。可面对悲剧的发生,他无力反抗。家束缚了他,埋葬了他的青春与理想。父亲的死亡冲破了他最后一道防线,所有的责任都压在他的身上,那一年,他只有20岁。

《家》中,有服从,也有反抗;有腐败,也有青春。像高家这样的封建大家族也注定走向腐朽和堕落。今天的我们,身边没有硝烟、没有战争、没有奴役、也没有饥饿,我们要幸福很多,但并不代表处在和平社会的我们,就不需要坚持,就不需要努力。我们也要有像觉慧那样不顾一切的冲劲,为中华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量,让我们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!

我的演讲完毕,谢谢大家!